记得很小的时候,村里谁家的狗子下了崽,狗主人养不过来,就会分送给村里没狗的人家。所以,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。
村里送养个小狗小猫的事,也普通常见。
前几天,朋友喂养的萨摩耶生了狗宝宝,一时照料不来,问我这个爱狗人士要不要认养一只,我赶紧摆手谢绝。
不是不喜欢,而是不敢轻易揽过这份责任。如今养一只宠物,已经不似从前那样随意潦草,在当下,这件事被赋予了更多郑重的责任与沉重的意义。
所以,在没有自信与能力对一条小生命更好负责之前,绝不敢轻易接纳它。这份不敢轻易接纳,恰恰是因为太爱。
但有些人不会这么想,在他们心里,岂止是宠物,简直连孩子都能随便领来养一养!
就像粉丝可欣的老公。可欣给我发来私信说,因为领养孩子的问题,已经跟老公闹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。
可欣老公有个大哥,离异后带着一个五岁的儿子。这个大哥不求上进且责任心缺失,经常出去鬼混,把孩子反锁在家里。
可欣老公作为孩子的亲叔叔,看在眼里疼在心里,经常接孩子来家里住。可欣这个当婶婶的也一直对孩子精心照料。
没想到越是这样,大哥的行为就越无拘无束,后来干脆主动把孩子送到可欣家。
后来老公跟可欣商量,不然以后把侄子领到自己家来养得了,可欣不同意,两人渐渐由商量变成了争吵。
丈夫说:“侄子等于儿子,养我哥儿子无可厚非!你不养就是没有同情心!你这个女人的心太狠了!”
可欣心里也委屈,孩子又不是没有亲生父母,为什么要揽过来让叔叔婶婶养?再说,他们结婚才两年,正打算要自己的孩子,她还没有当妈妈的经验,如何养这么大的孩子?感觉自己的生活突然要被全部打乱。
更重要的是,可欣认为养孩子是一件大事,意味着将来要承受太大的责任。再说,主动领养大哥的孩子,这不是在有意纵容大哥的放荡吗!总之因为这件事,两个人越闹越凶。
1
养的意义
远远大于喂得活
当下,无论是养一只宠物,还是养一个人,“养”字的意义不再仅仅是“养得活”那么简单。养,是一项浩繁的大工程,绝不仅是按时投喂食物而已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培养一个孩子,是一生的责任,远不只是把孩子拉扯大。他在成长过程中,不仅需要物质的供给,更需要心灵的抚慰与心理的指导。
叔叔和婶婶再亲,终究不是亲生父母。老话说,狗不嫌家贫,儿不嫌娘丑。这里的丑,不光是指相貌,而是泛指原生家庭中一切不优越的条件。
一般来说,无论原生家庭多么不堪,孩子都不会嫌弃。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,别人抛出的任何橄榄枝,也很难撼动亲生父母、原生家庭在一个孩子心目中的地位。
在电视剧《以家人之名》中,贺子秋虽然当年遭到亲生母亲的无情抛弃,被李海潮无私收养,并在养父家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与真挚的父爱,但贺子秋的内心深处,仍旧深深怀念着母亲。
这种爱被深深埋藏心底,轻易不会触碰、更不会示人,但是当看到背影像极了母亲的女人时,他还是不由自主地追了过去。
血脉是个很奇怪的东西,再久远的时间和再遥远的距离,也难以阻断。
或许可欣的老公在决定养侄子的念头萌发之时,并没有慎重思考过养字背后那沉甸甸的责任,否则就不会轻率地下这个决定了。
2
主动揽过某些担子
是一种助纣为虐
女主的老公以为揽过侄子的抚养权,是在帮助亲哥,也是把孩子拉出泥潭,是两全其美的好事。其实不然。
很多时候,主动揽过一些不负责任之人的担子,就是在变相助纣为虐。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,教育、指导对方如何更好地扛起属于自己的担子,而不是接过来。
这不是爱,而是害。
在《欢乐颂》中,樊胜美有对不成器的哥嫂,不思进取,像寄生虫一样趴在樊胜美身上靠吸血而生。母亲也跟哥嫂站成一伙,处处伸手跟樊胜美要钱。
起初,樊胜美对家里人有求必应,哪怕自己省吃俭用,也要省下钱寄给家里。
但后来她终于明白过来,如果继续这样下去,哥嫂会心安理得地啃她一辈子,永远无法独立谋生活。这不是真正为了他们好,若真是为了他们着想,就应该推开他们,让他们失去依靠,凭自己的手脚生存。
于是,她开始狠下心来,不再给家里人寄钱,哪怕亲妈困难到家里没米去邻居家借,她也没有心软,让男友给家里送米送面,就是不给钱。
很多时候,在面对问题时,我们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,然后去解决主要矛盾,而非次要矛盾。
在可欣的这件事中,主要症结是可欣老公的大哥不求上进,缺乏责任心。那么作为亲弟要做的,就是教育、引导大哥,要求他主动担责,主动作为,而不是跟在他后面一直为他擦屁股。
3
不能把所有事
都扣上三观不合的帽子
有阻力的地方就会产生摩擦。婚姻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,需要两个甚至多个人的共同参与、维系。
居家过日子,哪有勺子不碰锅沿儿的,婚姻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再正常不过。
但不能一遇到麻烦就拿着放大镜,给小事扣上“三观不合”的大帽子。很多时候,矛盾并没有上升到三观不合的程度,只是意见相左而已。
要说起来,可欣跟老公的关系还不错,除却老公要领养侄子这件事,在其他方面,两人鲜有争执。
这说明,两个人并非三观不合,只是在领养侄子这件事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。与三观不合这个大问题相比起来,分歧要简单的多。
三观不合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,但分歧可以商量与化解。如果可欣因为领养侄子这件事就认为该放弃婚姻,那么在我看来,未免有点用力过度、小题大做了。
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遇到问题,正视问题、化解问题,才是维持和谐局面的正确之道。
文/无笔
对于可欣老公的做法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