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
令狐伯光
雷佳音,易烊千玺,周一围等主演的古装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正在热播。这部剧因为“还原唐风古韵”,从而受到观众大范围的好评。当然在这个时候,网上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批评之声。
比如有的观众表示前三集的节奏太快,唐朝官职和半文半言的台词风格,导致自已根本看不懂。但有的观众又觉得本剧有些集数的节奏实在太慢,与世界顶级的英剧,美剧和日剧相比差距还远。
至于吐槽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角色的动机,故事剧情的bug,甚至从剧本结构,再到剧中权谋的深浅,哪怕对于剧中号称“还原唐朝文化”的鞭笞,可谓比比皆是。于是乎,最后像大多数国产剧一样。
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是否被高估了?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是否是过誉了?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表面吹得很厉害,实际上是一件皇帝的新衣?
还是那句老话: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!
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有没有被高估,有没有被低估都不重要。一部文化产品有着争议十分正常,而伯光也写过一篇分析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制作的稿子,此处再写篇分析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细节的稿子。
至少从国产剧的特效水平来看,《长安十二时辰》没有被高估。
长久以来,国产剧和英美剧的一个巨大差距展现,就是特效既不能作为辅助,又不能展现出荧幕奇观!
外国的特效看不出是特效,国内的特效看不出是特效!
这句话在网上但凡国产影视对比英美影视时也相当知名,这句话的本身除了感叹中文的强大,本意当然是是指国产影视作品特效的粗劣。
现在绝大多数影视作品,‘制作’上都已经离不开特效,尤其那些商业特效大片。而‘特效’在影视中运用非常广泛,但讲到正片效果大概只有两种。
一种是观众很容易看得出的银幕奇观,它是否真实可信就非常的重要。
影视剧自从被发明就成为人类造梦的一个载体,人类利用各种各样的技术,将各种各样的幻想放入了影像里。但是,人类太多幻想过于天马行空,很多幻想现实不可能还原,就只能通过特效来解决。
而特效它不是突然就出来就成这个样子,它是伴随着影视而诞生,是科技发展和长期积累的结果!
观众也知道真实世界没有这些东西,特效的目的就是让它们在影像里显得真实可信,令观众看着造梦般的银幕奇观,从而震撼赞叹,甘愿为之掏出票子。
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了,全世界影视工业最顶端的美国,其影视文化作品在大小银幕上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叹为观止的特效奇观。
国产影视作品则正好相反,尤其年后的国产剧,其“五毛特效”的名声有多响,相信也不用太过详细的举例子,因为同样也是太多了。
像年仙剑剧《古剑奇谭》这个头身分离的狐狸精
还有年《花千骨》这个奥特曼打怪兽
再到于正版《神雕侠侣》这个杨过水果忍者般断手臂的特效。
最后,关于国产剧的特效水平差,当然少不了现在但凡提到‘五毛特效’,有部古装玄幻剧简直就成了代表,被网友争相的嘲讽。
国产剧的‘五毛特效’实在是数不胜数,但是相比之下,前几年那些用‘萨摩耶’代替‘狐狸精’,杀人飙的血洒的是枸杞,某女星代表作的一键抠图——
这个既是特效问题,更是整个国产剧行业的态度问题!
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的特效水平在国产剧达到了最顶级的水平。虽然本剧里没有什么离奇生物那种直观的银幕奇观。本剧最直观的银幕奇观,自然是真实搭景和特效结合的长安城,两者融合度极高。
过去的国产古装剧但凡涉及到大场景镜头的转换,也大量出现过特效做的古代的城池。但与英美剧那种角色,场景和特效完美融合相比,国产古装剧能够清楚看到这些城池,它是明显是特效做的。
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其中最重要的大特效,也就是重现了历史上的长安城。观众看到那座宽阔恢弘的长安城的远景,其实它都是特效所做的,观众却基本都分不出来。
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这种大特效的场景还有着不少,比如第13集结尾那个惊心动魄的伏火雷爆炸场面也是特效做的,当然是真实场景和特效的结合。
后面张小敬驾着马车,戴着伏火雷冲入了河里。巨大的爆炸除了激起河面的巨大波澜,在爆炸的一瞬间,强烈的火焰还窜上十米左右的高空,升腾之间,立刻将湖边的一棵树给点燃了,尤其是火焰非常真实。
另外第16集,张小敬和狼卫的马车追逐戏,伴随张小敬和敌人在马车上互相的搏命,马车却在快速的行驶。马车当然是真的,但速度肯定没有那么快,而马车周边建筑的风景,则全都是特效所做的。
可以这么说,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在大特效方面,在国产剧当中绝对是跨出去了一大步,堪称是标杆了。
一种特效是观众不容易看出的辅助,润物细无声。
这种特效和前面的大特效没有太过明显的分界线,如果要区分就是同样是特效,观众看完并没有意识到它居然是特效做的。
现在特效在影视剧里是无处不在,无孔不入的,像好莱坞商业大片代表漫威电影。其中《雷神3》的制作特辑里面,有着这样的一幕。
看到没有,这个海拉的穿的衣服居然都是特效做的,是不是没有想到吧!
可能很多普通人从现实角度考虑,觉得海拉每次伸手把自已头上长长的角给抹出来,现实根本不可能处理,用特效处理非常的正常。但海拉身上那一身看上去无比真实的衣服,原来都是特效做的。
没错,这就属于那种润物细无声似的特效制作,观众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它是特效。
而这种令观众感受不到的特效,运用范围也非常的广泛。主要像是很多场景远景,再到天气导致的光线原因,大量片场无法掌控的质感细节等等。
上图为国产科幻大片《流浪地球》的特效制作,当时推针那一场戏。可能大家觉得石头坠下是特效正常,但很多观众没有想到后面除了个行星发动机的基座,其它基本全都是特效所做的吧。
这种看不出来的特效,运用非常广泛。
《长安十二时辰》的特效水平也是一样,除了前面所说的整个长安城,大爆炸那种大特效的场景,其它那些比较不起眼的小场景,观众完全没有意识到它是特效做的,本剧正片里可谓是比比皆是。
比如第18集李必因为靖安司帅印的问题,前去寻找自已的老师何执正。当李必来到何执正的家里,长安东城乐游原执正的居处,此时时间正值傍晚。背后那片金黄色的夕阳,一直就隐隐可见。
当何孚带着李必进入院子,李必自已缓步渡过长廊的时候。
那片金黄色的阳光,洒在长廊边上,仿佛在地上铺了一层黄金。背景恢弘的长安城,在金色光芒中若隐若现。配合着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长廊,小小人影走过,完美的构图和光影,美得简直不像话。
再联想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这部剧的寓意,立刻让伯光想到晚唐诗人李商隐一首古寺《登乐游原》。
向晚意不适,驱车登古原。
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
长安的夕阳是美到不像话,但天黑后更大的阴谋已经浮现。再联想到86岁却被皇帝逼迫辞官的何执正,这个场景何尝又不是何执正命运的黄昏。
时间,地点,人物,寓意和剧中完美契合,堪称神来之笔。
但伯光有全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