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家访定在大酒店
人世间真是怪事多多。那天下班,接好友玉成电话,要我速速赶到明苑大酒店赴宴。我问他为何事请客,玉成告诉我,儿子班上的几位任课老师今天家访,但不是在家里,而是把他约到儿子学校附近的明苑酒店。儿子告诉他,班上好多同学的家长都是这样做的。没有办法,为了不影响儿子升学,他不敢得罪老师,只好忍痛请他们吃一顿。因为玉成不会喝酒,只好请我出面作陪。玉成是一名下岗工人,前些年与人合伙做“梦洁”床上用品总代理,赚了一点钱。他的儿子大鹏,今年高三毕业,成绩不错,很有希望考入一所重点大学。玉成为了这个儿子,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,现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,老师说要和家长见见面,他哪敢不睬?我本不想抛头露面,但好奇的是,老师为什么要把家访定在酒楼,而不是去学生家里,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?我想探个究竟。乘车赶到酒楼包厢,能容纳20人的大圆桌旁早已坐满了人。玉成一见我,高兴地把我介绍给大家,然后要他儿子把座位上的老师一一介绍给我。这其间除了大鹏的任课老师外,还有三名副校长、教导主任、课研组长,就差校长没来了。我一算,除了我和玉成一家三口,其余十六名全是学校的老师。我的天哪,一个学校出动这么庞大的老师队伍家访,前所未有,令我大跌眼镜。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,但始终未见老师们对玉成进行“家访”,只是以祝酒的形式向玉成表示祝贺,说他培养了一个好儿子。老师们一祝酒,可苦了我,我得替代玉成一杯杯喝,最后还得一杯杯回敬,好在我还有点酒量。杯盘狼藉之后,老师们说了不少感谢的话,准备起身回家。这时,只见玉成突然走出饭厅,在两个男服务生的帮助下,从外面抬进两个大纸箱。正在我猜测纸箱里是什么东西时,玉成打开纸箱,给每位老师一人发了一个“梦洁”枕头。老师们个个脸若桃花,含笑而去。回家的路上,我问玉成这次老师“家访”总共开支了多少?他强打着笑脸说,大约三千吧!玉成的儿子大鹏告诉我,说这家酒店是学校承包的,他们班上老师每次“家访”,都是在这里要学生家长“请客”。最后大鹏还说,老师“家访”是看学生来的,家里穷的不家访。他们班共有78个学生,前后已有五十个家长请了老师的客。听到这里,我气得顺口骂了一句,非要把这事曝光不可。谁料玉成一把抓住我的手,恳求我不要曝光,说这事一旦曝光,他儿子的前途就会受到影响。大鹏也劝我,等他走出学校后再说,不然会对他升学不利。记得八十年代我当老师时,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学生家家访,家访回来后还要写家访日记,以便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。那时,家长对老师十分敬重,但我从未在学生家吃过一顿饭。社会进步了,生活条件好了,老师家访时,家长为了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,请老师吃一顿饭也是无可厚非,但像上面那种情况,以“家访”为名行骗饭骗财之实,不应是老师所为,有损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。作为“传道受业解惑”的人类灵*工程师,*和人民给了我们崇高的殊荣,我们应该时时处处像要求我们的学生那样严格要求自己。如今,教师的地位逐年提高,评优评先不忘老师的辛苦,每年的教师节把老师当作神灵一般地呵护,国家财*有困难,但丝毫没有克扣老师的一分钱工资。这等等一切,充分体现了*和*府对教师的关心和重视。然而,对于某些老师来说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学生身上榨取油水或变相骗取钱财呢?老师家访,是*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和义务,我们不但不能丢弃,而且应该发扬光大。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家访,是连接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纽带,是增强对学生和家庭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(即老师可以知道学生在家里的表现,家长又可以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),切不可忽视和麻痹。如果我们借“家访”之名,行欺骗之实,那么,教师的师德何在?名誉何在?
时下,由于一些学校背离了*的*策,巧立名目乱收费用,已经在广大家长的心里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阴影。如果我们还要利用不正当手段放肆刮取家长“油水”,我们还有何脸面向我们的学生交代,向我们的社会交代?此风当杀不可长!但愿此“怪事”只是某个别学校的怪现象,必须坚决予以制止!(文∕东方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