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十一巨额交易是国人盲目消费的结果
双“十一”那天,淘宝的成交额达到空前的300多亿,这是最近比较引人议论的话题,上疯狂的抢购,也再次证明了中国民的强大购买力。许多专家学者媒体在分析这一巨额交易的成因时,无不认为是正常消费体现,他们认为是双“十一”这以人为的节日,让国人潜在的旺盛购买力得到集中迸发,值得肯定,并且希望这种消费狂潮能持续下去,以达到刺激市场消费的结果。
不少媒体在分析成因时认为,之所以出现巨额交易,一是商品价格优势,还有就是方便,更有络淘宝成瘾消费者的倾力贡献。不过,我却以为,双十一的巨额交易,根本不值得大书特书,因为,这恰恰是国人盲目消费,甚至可以说是狂热购物导致的结果,可以说是恶果,尽管很多专家学者都是称赞这一消费行为。为什么说是恶果,因为,很多消费者这晚购的其实并不是“物”,购的只是一种心境,一种习惯。这从很多消费者够买的交易额就可以看出,甚麼几千几万的甚至十几万的都有,这是在正常的消费购物吗?有专家说,集中购物是个人意愿,没有对错。确实,个人有购物的自由,但是这必须是坚持理性的购物的前提下才能存在的。络购物之所以能够吸引大批的淘宝者,除了客观存在的价格优势和方便快捷外,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,淘宝只需要点击按键就可以成交,没有现金交易的繁琐。但正是由于这一快捷特点,才最终促成了双十一盲目的,狂热的,疯狂的交易额产生。这和使用信用卡交易其实是一个道理,刷卡的感觉很好,所以就不会留意钱的多少,结果导致不少人疯狂刷卡成为卡奴。淘宝也是如此,由于没有现金交易的心痛感觉,所以,够买东西时就明显没有约束而显得随意,只要觉得合适就点击,再加上双十一这个人为节日,商家的诱惑炒作,使得那些民不自觉的就加入到了购物大*。试想一下,如果是用现金购物,一般有谁会花几千几万十几万去够买一大堆的衣物和食品呢?大家都有这个感觉,在实体店里,够买一个商品总是东家比完看西家,反复讲价,但是一旦在淘宝上情况立即就变了,根本没有过多的考虑,只有一个劲的点击交易,然后够买来一大堆也许根本不用的东西。
双十一的狂热购物,反映了中国消费者的盲目趋从心理,是典型的无节制购物,是被环境和氛围诱导的一次失常行为,对此,媒体需要的是引导消费者保持清醒,告诫理性购物,而不应该是盲目的去赞扬这种几乎疯狂的消费行为,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淘宝络交易的良性持久,也才能健康发展络市场。赞相关美文阅读:·女大学生傍款被“消费”,谁之过也?·如何扩大内需和消费·别把我们当上帝·春节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50亿·还有多少豪华巡视组没有被曝光·夫妇买冰柜存放儿子尸体·天价消费该质疑谁·嗅一嗅“档次论”散发的气味·提倡适度消费方能环保·眼下还能相信谁——苏宁,你玷污了自己的贞洁!·职务消费象什么?·为什么要消除“三公消费”及其*策建议·杂语如丝55·俺家谁人最爱国·对“用消费刺激生产”提法的反思——兼论“一点论”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